自4月29日报道《五一西路:违法在建楼房倒塌》以来,市民纷纷拨打本报热线5530111举报所发现的“两违”建筑。5月2日上午,记者对其中两处市民举报的涉嫌“两违”建筑进行了走访,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咨询。国土部门回复,南国街南一里3—1号地块申请扩大的建设面积未获得审批,确实存在违法占地的情况。
 南国街南一里的3—1地块申请扩大建设面积未获审批。
 市民投诉建政南路园湖路小学旁一在建楼房涉嫌违法建设。
市民举报:楼房未获审批 占用公共土地
4月30日上午,市民举报,在南国街南一里的3—1地块未获审批就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公共土地,造成排污管道堵塞。据了解,被举报的楼房建起8层高,而举报者所住的小区楼房仅有7层,与该楼房仅有2米之隔,他担心两栋楼会变成“握手楼”,影响到他房子的采光。而且,楼房在建设过程中还占用了公共用地,并将建筑材料和器械堆放在街口,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希望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给出一个说法。
记者目击:地基正在建设 建材当街堆放
5月1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楼房占地70多平方米,刚刚完成地基部分的建设,几根水泥支柱都较为粗壮,且地基打得较深。其建设所用的沙子等建筑材料确实堆放在南国街南一里的路面上,占用了一半的路面。
现场一台搅拌机在搅拌水泥,四五名工人把搅拌好的水泥灌到地基里。
“知情者”称:建房手续完备 没占公共用地部门
当日下午,记者在该楼房的工地见到了几名男子,有两名自称是屋主的亲戚。其中一名男子认为,举报人所说的内容不实。他说,这房子的地基是屋主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面积已经过房产局审批,之前是国土局搞错了,后来重新改回来。因此,不存在占用公共用地的情况。此外,他对楼房建设造成排污管道堵塞予以否认。
对于市民举报的楼房过高,侵犯采光权的问题,该男子称,屋主不在,还不知道屋主打算建多少层。他还称,此栋楼房早在3年前就开始动工了,由于有几名市民阻挠,使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复查,才导致房子迟迟未能正常施工。
“你们建楼获得审批了吗?”“我们不是屋主,这个你可以去相关部门调查。”“你们手续完备了吗?”“我们建楼的相关手续都是完备的,你可以到国土局等部门调查。”这是记者与该男子的对话。
该男子称,前段时间,国土局工作人员已经约谈各方,让各方提出意见,主要是让反对施工的市民提出意见,即该栋楼房施工对他们造成了什么影响。该男子希望记者去有关部门做进一步了解。
说法:存在违法占地 该房为“两违”建筑
5月3日上午,记者就该房是否属于“两违”建筑问题咨询了南宁市国土局土地纠纷调处处,以及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青秀区大队。南宁市国土局土地纠纷调处处一名刘姓工作人员表示,该地原有的使用面积是58.8平方米,后来该地块主人申请扩大约10余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由于邻居提出异议,该处对此展开调查。目前,他们仍在依法对此地块主人申请扩大的土地来源进行核实。
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青秀区大队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五一”期间,他们曾经到市民所反映的南国街南一里3—1号地块进行调查,发现其申请扩大的建筑面积未获得审批,确实存在一个违法占地的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在违法占地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也属于违法建设,因此可以确定该建筑为“两违”建筑。
市民举报:民房面积不大 建起八九层楼
5月1日上午,市民反映建政南路附近的葛麻村靠近园湖路小学一带的民房面积不大,却建有八九层楼高。她每次送孩子去园湖路小学时,看到这些又高又瘦的楼房,总觉得很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这些楼房有没有获得审批。此外,部分楼房临街施工,其建筑材料不仅占用了公共交通通道,还对过路市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
记者目击:建筑临街施工 竹条搭脚手架
当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园湖路小学附近,看到该小学旁边高层民房林立,有两栋还在施工中。其中距园湖路小学围墙仅有两米远的地方有一栋在建的楼房有9层,另一栋则沿建政南路而建,还在建设中。
这栋临街建筑的建筑材料,如砖块、木条等都堆放在建政南路上,占用了一半的路面,使本来就窄小的街道更显拥堵。此外,该栋在建楼房就在路边,行人路过时需格外小心。此外,记者还看到这个工地使用的脚手架都是由竹条搭成,而现在南宁市较为规范的建筑工地都是用钢管做脚手架。
施工人员:无法提供图纸 楼房不对外出租
“你们的楼房有设计图纸吗?”“不知道,要问老板才知道。”“你们的房租多少钱?”“他们是自己住,不对外招租。”这是当日上午记者与一栋在建楼房的施工人员的对话。对于记者的提问,施工人员称要问老板,但在现场,却未发现“老板”的身影。记者还发现,这栋施工人员号称不对外出租的楼房已经建了9层,每层都有几个小房间。
在现场,一名姓谢的女子自称是旁边一栋楼房的房东。她说,那栋在建的楼房是对外出租的,由于家族内部没达成统一共识,招租的形式还没确定。对于那栋临街施工、将施工材料堆放在街边的楼房,谢女士称,其实周边居民早就有意见了,但碍于情面,都不敢去说。
部门说法:举报信息不详 需进一步调查
5月3日上午,记者就市民举报的园湖路小学附近民房涉嫌“两违”建筑问题,咨询了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青秀区大队。该大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一带的民房多是以旧建新为主,违法占地的现象较少,但具体的情况尚需进行调查。
此外,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市民举报的信息不够详细,不方便查询所举报建筑是否是“两违”建筑,也不方便对此展开调查。因此,他希望市民在举报时,能够尽可能地提供详细的信息。市民可以通过选择打电话、写信、拨打市长热线等渠道进行举报,执法部门在做好记录后将会依法对其进行调查。
请你举报 发现“两违”建筑请拨5530111
为打击“两违”建筑,遏制违建蔓延势头,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报于4月29日开通了“两违”建筑举报热线,热线开通以后,市民的举报投诉电话接踵而至。本报将对这些举报信息进行整理,最终反馈给相关部门。市民如发现“两违”建筑,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5530111举报,本报接到举报后将对市民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